|

日本岡山京都獨旅|旅行的意義,是和自己相遇

2024.11.30 ~ 12.4


十一月月底迎來了回台灣後的第一次獨旅,目的地是日本岡山,主要目標是想好好感受秋天。

秋天一直是我最嚮往的季節,一直夢想能行走在被染成金黃色的路上,感受落葉緩緩飄下的蕭瑟感。尤其日本紅葉頗負盛名,雖然岡山並非紅葉勝地,我前往的時間也已過紅葉見頃時期,仍然默默期待能撿到一點銀杏或楓葉的尾刀便心滿意足。再大膽點的想像,若幸運能遇上見頃時節,直接搭新幹線衝去最有名的賞楓勝地,也是我很喜歡的日本城市——京都,也未嘗不可。因此,我先將兩邊的住宿都訂好,等到鄰近出發日期時再決定。

安排了不同版本的行程表

沒想到,這次的暖秋比去年更暖。旅行前一兩週,我每天關注紅葉見頃情報,發現京都真的有機會欣賞到紅葉,但據前線回報,楓況似乎並不佳,讓我糾結到行前兩三天還在考慮是否換住宿衝京都。

最後,我仍決定賭一次,畢竟人生能有幾次恰逢對的時節呢?而且,對於從未看過紅葉的我,哪怕只有不到一半的楓況是好的,也足以讓我獲得喜悅。

懷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,我踏上了從台灣出發的第一次獨旅。


飛機起降過程不算穩定,降落時我嚇到整個縮進虎航窄窄的椅子,努力讓身體能有依附感。安全降落後隔壁的乘客評論:這比之前去離島的小飛機降落還恐怖。

但廉航能準時抵達目的地已讓我萬分感激,因為沒有託運行李,所以一出關便直接搭上機場接駁巴士。窗外是連綿不斷的金黃色的樹木、幾棵楓樹和搖曳的蘆葦,盯著窗外,我在心裡不斷大聲驚嘆:「這就是我想像中的秋天!」

旅行,或許就是一場場圓夢的過程呢。

路上滿是秋意

雖說前往市中心的路途稍有些塞車,但已經比之前預估飛機至少延遲一兩小時的狀況好上不少,腦中開始盤算如果能順利抵達住宿處和 Check-In ,要不要調整一下行程,直衝姬路看夜楓和晚上的點燈。

順利入住後,我片刻也坐不住,換完車票後立刻搭車直奔姬路城。一出站便看到被燈飾妝點的筆直大道,大道正前方便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姬路城。

好古園的夜楓拉開了這場紅葉之旅的序幕,瀑布造景配上點燈的紅葉非常精緻,滿天星星更襯托出一方幽靜。

好古園造景

姬路城的點燈同樣讓我難忘,最大的功臣當屬點燈所搭配的背景音樂。這首曲子是特別為這個活動量身打造的,讓身在其中的人們更能感受姬路城古典與壯闊的美。雖然寒風凍僵了我的雙手,我仍忍不住駐足,伴隨燈光的閃爍,反覆聆聽。

鏡花水月(姬路城點燈活動)

隔天,京都用一個最晴朗的天氣迎接我,就像是離開台灣時冬日台北送我的好天氣一樣。抬頭看見如此湛藍的天,心中滿溢無法用文字表述的感動和感激。獨旅時,或許因為全然專注於當下,五感變得特別敏銳,更容易捕捉到細微的美好,和被小事觸動。

在京都的第一天,因為是假日,我選擇走訪近郊的光明寺與長岡天滿宮。作為賞楓新手,我已被整條楓葉美到捨不得眨眼。這兩個地方遊客多為日本人,他們大多喜歡坐在楓樹下,捧著附近攤位買來的食物談天說笑,氣氛悠閒自在。心念一動,我也捧了碗熱湯,加入野餐的人們。

野餐~

從光明寺要前往長岡天滿宮時,公車剛走,下一班還需一小時。兩地距離約二點五公里,天空正藍,我便決定步行前往,路途中,一整株見頃的銀杏和隨手買的巧克力大福成為了特別的回憶。

晚上雖有些疲憊,仍想一窺楓葉之后——永觀堂的夜楓。路途中在暗夜驚險的迷路差點讓我打退堂鼓,但恰巧遇見同行者,終讓我得以解鎖此地絕美的水中倒影,滿載而歸。

手機拍不出千分之一美的永觀堂

第二天,我前往了朝思暮想的宇治。在此,除了滿足了我的抹茶癮,也解鎖了宇治川旁的楓葉。水面因陽光照射顯得極為耀眼,楓葉隨風飄舞,我靜靜凝視著河邊,內心感到無比平靜。宇治不需排什麼行程,不論是沿著河邊漫步,或是穿梭在巷弄之間,都能感受這裡獨有的一份寧靜。

宇治川邊

返回市區,陽光尚好,我便前往東本願與西本願寺,一窺四百年銀杏的真面目。抵達時雖已是背光,仍能感受其風采。稍作休息後,我造訪了東寺,五重塔倒映在水面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,雖不及永觀堂壯闊,仍有自己的獨到之處。寺外販買許多御守,便買了幾個給家人,希望他們能幸運順遂。

四百年銀杏~只是被火燒過了

最後一天,我鼓起勇氣前往人潮洶湧的東福寺,原本擔心會被其人山人海嚇退,實際上因為腹地廣闊,人潮可以分散,仍可以照自己的步調慢慢品賞。楓葉之王名符其實,密集而大片的楓葉在陽光下交錯,紅黃橙綠相映成趣,讓我成了「抬頭族」,頻頻忘了注意腳下的階梯。

東福寺

離開東福寺後,因為想要遠離人潮,我選擇走訪了兩間附近的寺廟。勝林寺有著花手水和處處可見精緻的花朵裝飾,和幾顆楓葉映照成趣,且幾乎沒有觀光客,只有幾個日本老奶奶坐在階梯旁聊天,更顯幽靜。真如堂則成為今日的驚喜,因為它是免費觀賞的,原以為只是座小庭園,結果不但觀光客不多,庭園的大小及楓葉數量更是超乎預期,很值得前往一探。

勝林寺
真如堂一隅

心滿意足之後隨意找了間評價不錯的店吃午餐,店內約坐了一半的人,並不吵雜擁擠,可以舒服的用餐。點了碗暖呼呼的烏龍麵,配上抹茶味足夠的提拉米蘇,邊吃邊發呆,竟也吃了一小時左右。最後到郵局完成必做的待辦事項:寄明信片,隨著將明信片投入郵筒,也到了要和這座城市告別的時候了。

😍

在京都的幾天每天都是極為晴朗的好天氣,直到前往車站準備離開,陽光才逐漸被雲所遮蓋。拖著行李箱在月台站定,心中滿溢離別的不捨,伴隨著熟悉的交通時間延誤,搭上新幹線返回旅途的初始與結束之地:岡山。


岡山反而變成這次最不熟悉的地方,但也沒關係,因為這次的旅遊已經超乎想像的滿足。返回岡山後仍沒忘記當初想來這裡的初衷:傍晚點燈的倉敷美觀,收拾一下後即搭車前往。

抵達時正是太陽下山之際,兩旁的店家已準備打烊,人群也逐漸散去,反而享受到了寧靜的倉敷。回到岡山車站後早已飢腸轆轆,旅途的最終決定奢侈一下,在一間強調「使用岡山在地農產」的餐廳點了份漢堡排套餐,外加一份岡山必吃的晴王葡萄所做成的葡萄果凍,身心獲得極大滿足。

日落的倉敷
葡萄很香甜

隔天一早前往最後一個景點——岡山後樂園。抵達時因為開園不久,團客尚未到來,因此十分寧靜。漫步穿梭在造景各異的庭院,伴著蟲鳴鳥叫,真的像個樂園。以此地為這趟旅程畫上句點,意外的適合。在回程的飛機上,望著窗外回想著這次旅行的點點滴滴,我很明確的知道:這幾天所獲得的所有感受,都將成為自己的能量與養分,陪伴我前往下個目的地。

像樂園的後樂園
下次見,可愛的岡山機場

最後,想以我很喜歡的一本書《旅行的意義》 中的一段話作結:

我們越是面對不同事物,我們接觸的不同事物越廣也越多,所引發的和家鄉的比較也就越多;而我們越是把外國拿來和家鄉比較,家鄉的種種也變得越加清晰突出;而我們越是能看清楚自己生長的地方,我們就越能了解自己是誰。我們出國去和異地居民邂逅,最終是和自己相遇。

願自己能夠持續在旅行中保持好奇、探索未知,將這些經驗化為成長的養分,更加認識自己。💫

Similar Posts

One Comment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