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月記事|日本小旅行、角色塑造的多面性

岡山京都紅葉遊

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我到日本旅行了幾天,原本預計遊玩岡山周遭地區,但因為剛好遇上紅葉見頃時節,所以很臨時的把中間的天數改成搭車到京都賞楓。這幾天(除了交通之外)真的很幸運,每天都是非常好的天氣,加上見頃的紅葉真的美不勝收,打一打又想去翻照片了 XD

原本這趟旅程沒有打算獨立成一篇遊記,覺得單純在月記事紀錄當下的心情與想法就好,結果越寫越開心嚴重爆字數,擔心會讓這篇文章失焦,最後還是決定把遊記獨立成另外一篇。不過仍然保留原先的寫法,會是和前幾篇歐洲遊記不太一樣的文字風格,走一個意識流(誤)

(文章已發布:日本岡山京都獨旅|旅行的意義,是和自己相遇

秋天也可以五彩繽紛🥹

娛樂:《大逆轉裁判》(微雷)

上個月完食了經典的《逆轉裁判 123》,這個月繼續玩其他的逆轉系列,因為評論說大逆轉若一起遊玩一二代的話劇情很棒,所以先挑大逆轉玩~這個月慢慢把他玩完了XD 遊戲本身只有日文和英文,我是上網找中文補丁不然擔心看不懂🤣

很喜歡大逆轉的故事背景(19 世紀末的倫敦),還有很多福爾摩斯的彩蛋。BGM 也和之前的風格不一樣,是比較偏交響樂的古典風格。最期待的劇情部分也沒有失望,新案與舊案環環相扣,逐漸交織引導出最後的真相,整體而言符合期待,也很喜歡!

該有的吐槽不會少(感覺放什麼圖都會劇透,選吐槽的最不會有問題 XD)

此外,最吸引我的是其中一位重要角色的人物描寫(看後面的描述……好像也不用隱藏角色名稱 🤣 )。

一開始,我們(玩家)從先祖(主角)的視角出發,會對這個角色添上一道濾鏡,而這些濾鏡,隨著這個角色獲得某個「Buff」後,更是持續疊加增強(畢竟那個「Buff」本身就容易使回憶美化)。甚至可以說,這系列的故事展開,其實都源自於這個角色。

直到他解除了這個「Buff」 ,我們跟著先祖才逐漸意識到:我們其實並不完全認識他,一開始所套上的濾鏡也逐漸破碎。他的光明面後隱藏著很深的黑暗與偏執,在這個基礎下,回顧之前的部分對話,背後隱藏的涵義也被徹底反轉。他展現出的黑暗面會讓一些人難以接受這個角色,蠻多評論也確實會以「獲得 / 解除 Buff」的時間作為分界,認為前期的他比較討喜,後期的他則人設崩壞。但人本不是非黑即白,前期的他只是將這面隱藏起來,因此在主角的認知,這部分自然是不存在的。後期的他開始顯現出這塊黑暗的面向,這種真實感反而使他更像個有血有肉的人,也讓玩家能開始思考,「為什麼他會做出這樣的行動?」、「他當時和主角說出這句話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?」……等等。在遊玩過程中,自己也不斷思考這些,覺得挺有趣的 XD

聽說英文版有別樣的韻味,正在思考要不要來挑戰自我啃英文🤣

祖傳冒冷汗!

日常紀錄&思考碎片

  • 關於年末覆盤
    • 最近開始進行各方面的覆盤,其中盤點財務時發現實際花在學習上的費用比我想的少很多,甚至花不到預算的一半,所以這個月更敢訂閱學習服務與課程,包含練習英文口說的 AI APP ,和趁雙十一 Hahow 大打折時購入了幾堂觀望一段時間的課程。順便提醒明年的我,別忘記要投資自己啊 XD(當然……買完後有使用才是最重要的)
  • 一些職場與工作的思考
    • 幾次機緣巧合的遠端工作日,讓我體認到:若想追求更彈性的工作模式,自律交付任務和良好自我管理至關重要,正如老話所說:「自律帶來自由」。能做到這兩點,通常會比較容易建立與上司的信任感,讓他們能對自己放心。
    • 因為近期蠻多臨時召開的會議,讓我不禁思考:真的有這麼多文字說不清楚,必須當面溝通才更有效率的情況嗎?另外自己也發現,雖然我個人偏好非同步溝通,但近期碰到某些問題時,偶爾竟然也會覺得「直接找人說出來」比較快……不過這會不會只是自己不想深思的藉口?如果用文字都無法好好表達,為何口頭會比較容易理解呢?這部分還要再多琢磨。
  • 擁有明確目標時行動會更清晰
    • 想了好幾個月,終於在這個月重新報名了一期教練課,希望提升健康意識感。這次和第一次報名的心態差異挺大,這次的學習動機更強,或許是因為本次擁有明確的目標:「希望上完這期後能自主訓練」(當然也為了以後不用再支付這筆費用)。因此,這次我更認真的記錄各個動作的要點,有時記不住時乾脆直接請教練再示範一遍,直接錄起來 XD 希望結束這期課程後,能夠達成當初的期許🙌
  • 世界棒球十二強賽
    • 好久沒看棒球比賽看得這麼激動了(上一次可能十幾年前的經典賽)!這場真的超好看,不愧是寫下台灣棒球歷史新篇章的一場比賽,好開心我能見證歷史 🥹 看直播的精采程度是看重播無法比擬的,就是心臟要大顆一點 🤣

結尾自言自語:雖說已經十二月中,但還是把十一月記事寫出來了!給自己小鼓勵 XD(x

Similar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