瀏覽器 Arc 使用心得|擺脫分頁焦慮,拿回注意力

❓ Arc 是什麼?

簡單來說,它就是「瀏覽器」,功能與 Chrome、Edge、Firefox 相同。

Arc is the Chrome replacement I’ve been waiting for.——官網宣傳標語

🚨 為什麼想從 Chrome 跳到 Arc?

  • 主因:Chrome 資源消耗嚴重 + Workona 開始卡頓
    • Chrome 原本就是個效能怪獸,尤其當開很多分頁的時候。但是最近使用 Workona(我很愛的分頁管理工具,可見我之前的介紹文: 3 個常駐的 Chrome 插件推薦)的時候常常會當機甚至閃退回桌面,回去重新打開又要耗費一段載入時間,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 在追蹤的社群和粉專中看到許多人在推薦 Arc ,便下載來試用看看,之後便一試成主顧 XD
  • 其他原因
    • 即使有 Workona,爆多分頁的問題還是有點難解決,因為自己習慣性仍會開一堆分頁
    • Arc 介面好好看還可以客製化(顏色/圖示等)

✨ Arc 使用心得:成為我的主力瀏覽器的理由

整體而言,我喜歡 Arc,不只是因為它是一款「瀏覽器」,更因為它透過許多獨特的設計,幫助我減少分心、提升專注力。詳細內容如下:

  • 分頁列表位於左側(側邊欄瀏覽)
    • 即使分頁數量過多,仍能直接顯示完整標題,方便快速辨識分頁內容。(不像 Chrome,分頁過多時只剩下圖示,還需要點開確認。)
  • 取代 Workona:空間(Space)管理
    • 「空間」是 Arc 的核心功能之一,使用者可根據不同的應用情境建立專屬空間和獨立釘選分頁,代表切換至對應情境時能較快自動進入狀態,減少干擾。舉例來說,當切換至「上課」頁面,hahow 便已釘選在畫面,不需再另外開啟,可直接開始學習。
    • 我的應用方式:分為寫作、娛樂、學習、旅行等,旅行分頁如上圖展示,會釘選訂房網、Google Travel 等網站。
  • 橫跨所有空間的釘選(Pin)功能
    • 每個空間都會有一個置頂頁面(我習慣放上每個情境都會用到的網頁)。
    • 釘選的分頁會顯示在所有 Space 中。
    • 我的應用方式:Gmail、YouTube Music、ChatGPT 這類在每個情境下都會用到的頁面,可以直接 Pin 起來,減少切換的麻煩。
  • 自動封存暫時性分頁
    • 一天沒開啟的分頁會自動封存,大幅減少我的「分頁爆炸」焦慮。
    • 這表示我們不必手動關閉分頁,但需要時仍可從封存處快速找回。
  • 內建擋廣告功能
  • 影片播放小窗模式
    • 當播放影片後切換至其他分頁,影片會自動變成小窗顯示。
    • 小窗可自由調整大小與位置,相當於後台播放功能。
  • 簡潔 UI 設計
    • UI 設計漂亮,畫面簡潔,整體使用體驗乾淨流暢。
  • 分割視窗操作簡單直覺(只需按右上角的分割按鈕)

⚠️ Arc 的小缺點

  • Chrome 插件轉換
    • 雖說 Arc 基本上能無痛轉換 Chrome 的插件,但自己使用上仍有幾個轉換的卡卡或是不支援
    • 我的 Momentum(一個我很喜歡的新分頁插件)變的無用武之地,因為 Arc 沒有傳統 Chrome 的新分頁畫面,而是直接用側邊欄管理
  • 用中文搜尋時還是有些 Bug
    • 在搜尋列輸入中文時,有時不會直接跑出結果,必須按一下 Backspace 在重新輸入才會顯示(不知為何)。
    • 修改網址時也會遇到類似問題(甚至非中文搜尋時也可能出現)。
  • 少部分網頁建議還是用 Chrome,像是搶票網站(猜測可能是有些網頁元素尚未能適應 Arc 的框架或是其他技術原因,有些互動會出一些問題,像是按鈕按不動)

✨ 小結

雖說 Arc 還有一些小問題,但整體使用下來仍讓我相當滿意。現在連工作電腦都已經改用 Arc,同事和主管也好奇我到底在用什麼 XD(要從 Notion 大使改行 Arc 推銷員了嗎?🤣)

從幾個月前使用至今,明顯感受到 Arc 在 Windows + 中文狀態下的穩定度持續提升,期待未來開發團隊會繼續優化使用體驗,讓 Arc 變得更加符合我們的需求 XD

如果你有和我相似的困擾,不妨可以試試 Arc ~

Similar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