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月記事|鐘樓怪人、南北追星、飲控紀錄

花不少預算在「體驗」上的一個月。💸

🔔 鐘樓怪人音樂劇

去年早鳥票開賣時便買了,考慮價格和座位後,選的是北流三樓側邊第一排的位置,視野體感上還蠻滿意,因為第一排不會被人頭遮擋(矮子福音)。鐘樓怪人的舞台呈現和特技非常值得一看,演員細節也很多,能不被遮擋真的差很多。最印象深刻的是詩人捲舖蓋…… XD

不過音響就表現比較差,音質有點損,沒能完美展現出演員們的歌聲,算是可惜之處。

趕在去之前先簡單看過一遍整個音樂劇,順便增加對歌曲的熟悉度,至於劇情……就不是我的重點了 XD 行前最期待《大教堂時代》和《美人》,但現場最震撼的是《襲擊聖母院(L’attaque de Notre-Dame)》,群唱現場的力度遠超線上戴耳機聽的感受。

總之期待下一次的巡演!有機會想換個場地聽聽看~🤣

🎤 Gfriend & Dreamcatcher 演唱會

三月倒數第二個週末連續參加兩場演唱會,前一天衝高雄、後一天回台北,雖然真的蠻累的,但聽完兩場非常滿足,當然也掉了不少眼淚……

一場是因為重聚的感動,另一場則是說再見的難捨。

謝謝小女友十週年能夠重聚,讓我能現場聽到《Rough》和《Sunrise》。練應援時聽到這兩首就很想哭,也想像過無數次現場聽時會是怎麼樣的感受。現在我可以回答了:是感動與爽快交織而成,難以言明的喜悅。(但眼眶還是秒泛紅呢 XD)

謝謝捕夢這幾年的好歌陪伴,豐富我的歌單。謝謝這場能一圓我想聽主唱現場飆歌的願望,聽你們唱歌真的很享受。希望未來你們的旅途都能更加燦爛,或許十週年時也能來個重聚?(默默許願,還有好多首想聽現場版呢 🥹)

不知道哪一次會是最後一次,因此每次能夠見面的機會都要好好把握——其實不只演唱會,對身旁的親友,或是那些習以為常的日常風景,都適用這個道理。

🌊 再訪高雄(領事館風景讚讚)

因為要去高流聽演唱會,順便快閃了一下高雄。時間不多,所以沒排很多行程,上網找到一家烏克蘭餐廳當午餐,還買了一杯超濃的烏龍奶茶作為點心。(南部手搖飲常常能免費加料,超棒的)

奶酪餅,口感像是蓬鬆版的起司鬆餅,沾優格或果醬都好吃

下午去了英領館,海景港景一次滿足,推薦這裡!(可惜這次沒時間留下看夕陽。)

從領事館俯瞰的高雄海景

👥 見香港朋友:一些好玩的港台差異

歐洲交換認識的香港朋友來台灣玩,因為是週五晚上,餐廳的人潮應該不少,所以我們選擇外帶鼎泰豐在公園野餐聊天 XD

和香港人聊天獨特的趣味是,我們可能都在說同一個詞語,但背後的意思卻完全不一樣,常常會引發一些好笑的誤會~

不過這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港式點心的話題。因為剛好聊到台灣的港點,我開心的分享我很愛的點心「馬蹄條」,結果朋友當場愣住說完全沒聽過,於是就此展開了一場位於公園長椅上的學術研究:馬蹄條到底是從哪裡來的?

是個很有趣、收穫很多的晚上,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聊天,總能打開自己的視野,認識更多世界的廣大 XD 也很開心兩年前交換的緣分能持續到現在🌸

朋友送的香港點心~~

🥗 健康:飲控執行小記錄

這個月開始比較認真地飲控(或者說之前的其實不太算飲控哈哈哈,只是減少吃零食而已),改用每日總熱量限制+規定蛋白質克數下限,自己執行起來覺得比限制「不能吃什麼」還要有效很多。

因為開始看熱量,因而注意到零食是多麼恐怖的熱量炸彈……(兩塊餅乾 = 一個雞胸肉健康餐的熱量 😵‍💫 ) 而且為了吃滿蛋白質,很常會飽到沒肚子吃零食,三月底量 InBody 時,數據比前幾個月有明顯進步 😍

自從要多吃蛋白質,這款三明治就變成我晚餐的常客(雖然有點辣,但有 20g 蛋白質)

(不過最近剛出國玩,旅遊時當然什麼新奇的都要嘗試一遍 XD 雖然回來了,但還在消滅各式伴手禮零食中,希望一週內能慢慢回到原本軌道上 🤣)

✏️ 寫作:久違地寫了數位工具應用心得

三月寫了一篇瀏覽器的應用心得:🔗 瀏覽器 Arc 使用心得|擺脫分頁焦慮,拿回注意力

一開始計畫這三個月(一~三月)的寫作目標時,就希望除了遊記和日常記事外,也能嘗試撰寫其他類型的文章。

撰寫這種應用類的文章時,因為需要用文字描寫自己的使用情境,會更深入挖掘自己的使用方式,同時也能啟發更多應用上的思考,一舉兩得。

(順帶一提,最近照片回顧跳出來,歐洲遊記已經是「兩年前」的旅行了🥹 下一階段的寫作目標打算提高遊記的產出頻率,希望在「三年前」能寫完 ⛳)

💻 職場:AI 協作過程中的學習點

近期和 AI 協作的感想:因為需要把需求用文字描述得非常清楚,常常是邊描述邊釐清自己的邏輯,意外地也加強了自己對需求掌握的能力。

最近因為畫圖功能更強大,因此能應用在更多的工作面向上了,又是另一塊值得好好探索的領域。✨

Similar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